路線中國台灣臺北市中正區
台北中正紀念堂

中正區,臺北市,中國台灣

台北中正紀念堂

路線長度6.6 公里
累計爬升4 m
步數9500

歷史古蹟

創建者: PacerGuy_1965
路線簡介
台北中正紀念堂是一條位於中正區,臺北市,中國台灣的步道,他的長度為6.6km (大約9,500步) ,爬升高度為4m,難度評級簡單。用Pacer App發現更多優質路線吧!
It’s a nice run.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morning you see a lot of sport activities around the memorial. One round is 2 km

太陽花學運

地點
太陽花學運又被稱作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在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間,由中華民國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這次運動由抗議學生主導,佔領位在臺北市的立法院,還曾一度嘗試佔領行政院。抗議運動的主要原因在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強行通過審查,而該協議被反對者視為將損害自身經濟,並且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其他參與運動理由還包括要求民主程序、反對自由貿易等。在3月17日的立法院聯席會議上,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張慶忠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超過90天,依法視為已經審查,強行送交立法院院會存查。此舉引發部分公眾的不滿。3月18日晚上9時,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學生、群眾、公民團體,突然佔領立法院議場,並用座椅封鎖門口。隨後在立法院議場內的成員建立行動決策核心,展開大量的組織分工合作,在立法院外則有大量支持者聲援。3月23日上午,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針對學生運動發表談話。同日晚間,抗議群眾試圖轉而佔領行政院,隔日便遭警方強制驅離。在與總統府的會面破局後,學生在3月30日於凱達格蘭大道發起反服貿遊行,並有數十萬名民眾參與。但與此同時,反對學運佔據立法院、支持《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訴求之群眾與社會運動團體,則是發起返還國會運動。到了4月6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提出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承諾。最終在4月10日,抗議學生與民眾退出議場。太陽花學運是臺灣從198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不服從」行動,也是立法院首次遭到民眾佔領。在運動結束後,該運動仍然持續影響著臺灣社會,包括促進臺灣公民社會的復興、中國國民黨在2014年選舉和2016年選舉的落敗、以及「第三勢力」政黨的出現等。這次運動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政策,並啟發香港、日本等地的抗爭。

立法院

地點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同時為中華民國國會,簡稱立院。其前身為民國初年立法機構之衆議院(1913-1925)。國民政府時期以恢復法統爲由,立法院於民國17年(1928年)成立於南京。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民國37年(1948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成為正式的議會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中正紀念堂

地點
中正紀念堂是為紀念已故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而興建的建築,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也是眾多紀念蔣中正的建築中規模最大者。全區250,000平方公尺,主樓高76公尺,管理機關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而園區廣場的南北側,另建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管理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落成以來成為臺北市及臺灣在國際上最著名地標之一。園區廣場除了供民眾休憩外,也常是大型藝文活動的場地,常舉辦展覽;邦交國元首訪華歡迎儀式(軍禮)也在此舉行。園區主體建築及牌坊等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被登錄為國定古蹟;園區及園區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被登錄為文化景觀。

監察院

地點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簡稱監院。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這個機關相當於歐盟的歐洲審計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 或美國政府問責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是臺灣一所公立醫院,乃臺灣第一所提供西式醫療服務的政府醫療機構,總院區位於臺北市中山南路,並在全臺各地擁有分支院區。於日治初期的1895年創建,當時直屬於臺灣總督府,隨後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附屬醫院;經過多次改隸,現今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該醫院為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最高評級的「醫學中心」醫院之一,亦是中華民國醫療體系重要防疫機構。在肝炎、器官移植、鼻咽癌、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上的先鋒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中正紀念堂站

地點
中正紀念堂站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與松山新店線交會的捷運車站。在小南門線尚未與新店線整併為松山新店線前,該站曾是台北捷運第一個三線交會車站,而興建中的萬大線端點站亦設於此,通車後本站將再次成為三線交會車站。

318青年佔領立法院行動

地點
318青年佔領立法院行動是2014年臺灣社會運動太陽花運動的開端,指2014年3月18日晚上9時,反對中國國民黨單方面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宣告存查的學生所發起佔據立法院議場的行動。儘管內政部警政署隨後多次嘗試驅離佔領議場的抗議學生卻都宣告失敗,而在這同時來自臺灣各處的聲援學生與群眾也紛紛前往立法院附近支援,並且發展成為後來的太陽花學運。在數次清場過程中警方一共逮捕了3名抗議學生以及1名示威民眾,此外還有38名警員在推擠衝突中受傷。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地點
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設立於1926年,原先隸屬於國民政府,1932年才改隸屬行政院;僑務工作隨著國家情勢及海外僑社的演變,不斷地調整、創新,並服務廣及海外各地僑胞。

臺北府城東門

地點
臺北府城東門,正式名稱為景福門,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建於光緒8年(1882年)。昔日是臺北府城通往錫口(今松山)等臺北東郊聚落的主要孔道,今日因處於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中正紀念堂等臺北重要地標之間,在臺北府城四大城門中與北門(承恩門)同富盛名。又因面臨東方,在日治時期時別名為照正門。現今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之一。臺北府城東門是現存的台北府城城門中環境最為寬廣的。城樓的臺座由石條砌成,額題「景福門」,二樓採【回】字型雙層牆壁,內室有4根大柱支撐屋頂、屋頂現為歇山單簷式,但城樓簷下多了一條裝飾帶,左右城牆上多出方窗設計。當時城內通往該城門的「東門街」,就是現今的凱達格蘭大道。東門也是台北府城五城門中石作最為精緻的,建築結構和北門很類似,有著甕城,都是在石砌的城座以上,有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宛如牢不可破的方形堡壘。而雙層磚牆之內,則是木造結構。屋頂是四面屋坡的「歇山式」,簡單大方。和北門不同的是,東門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而且兩側門孔旁均加開方形窗洞。另外,北門的外廓是方形,東門則是圓弧形。1966年,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該城門的華南式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此後盡失清代原貌。

善導寺站

地點
善導寺站位於臺灣台北市中正區,為台北捷運板南線(南港線)的捷運車站。
路線簡介

路線長度

6.6 公里

累計爬升

4 m

步數

9500
創建者:
PacerGuy_1965
在應用中打開打開